一套音響最終出來的風格,50%由汽車喇叭決定,30%功放決定,15%由前級的音源(主機)決定,5%由線材決定。一般來說,功放、喇叭在搭配最好是選用同種風格的,否則出來的效果輕則不倫不類,重則損壞器材。
除此之外,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喇叭與功放(主機)的功率匹配問題了。現在在業界在這方面可謂是眾說紛紜、莫衷一是。有的說功放的額定功率一定要大于(等于)喇叭的額定功率,才能推得動喇叭;有的說功放的額定功率一定要大于喇叭的額定功率的30%以上,有的說2倍以上,這樣才能推得好喇叭,否則大動態時可能會燒毀喇叭;有的說功放的額定功率小于喇叭的額定功率照樣工作得很好等等。
對于上面的說法我們暫且不論,先來看看喇叭、功放的額定功率的物理意義吧:
對功放來說,額定功率一般指能夠連續輸出的有效值(RMS)功率。額定功率通稱指音箱能夠長期承受這一數值的功率而不致損壞。
從以上兩點來分析,并不是功放的額定功率一定要大于(等于)汽車喇叭的額定功率才推得動。喇叭的驅動難易主要由其靈敏度和阻抗特性來決定。正如開汽車一樣,駕駛300公里時速的跑車不等于就會發生車禍,你可以不開那么快。配輸出功率小于喇叭額定功率的功放,只要不盲目加大音量,把功放控制在線性工作范圍內(不出現削波失真),是不會出現燒毀喇叭的事故;同樣大功率功放一樣可以配小功率喇叭,只要把功放的輸出功率控制在喇叭能承受的范圍內,喇叭同樣不會出現過載損壞。所以為了保護器材,最關鍵是調音師在調校時一定要設定好功放的輸入靈敏度LEVEL(有的標識為GAIN增益)。
但如果要想發掘出喇叭、功放的最佳音質表現,建議最好是選擇功放額定功率稍大于喇叭額定功率。使功放的功率富有一點余量,因為音樂信號在大動態時峰值很高,很容易使功放進入非線性區,使音質劣化。那么選用更大功率的功放是不是更好呢?答案是肯定的,但是同品牌、同檔次的功放價格基本是與功率正比的。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,不建議選擇超大功率功放。
那么一輛車內,究竟選擇多大功率的汽車喇叭較適合呢?入門級的音響系統(8000元以內),前、后聲場用額定功率50W以上的喇叭,低音用150W以上的喇叭就足夠了,這樣的系統基本可以滿足80%以上的音響為燒友。
這里有一點要著重強調,功放的功率標志有很多貓膩,把峰值功率與額定功率混為一談,欺騙消費者。正宗RMS功率,即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有效值功率,簡稱均方根功率。這一功率表示此臺功放失真不超過指標值時,可長期輸出這么大的功率。其它標識(如音樂峰值功率、最大功率)的功率實際上要除以2或除以10、20才能與RMS相等。市面上國產功放和日本功放每路常在100W之上,甚至800W、1000W的功放比比皆是,這些都是指峰值功率。這也是為什么看起來功率不大的進口功放,如2×50W,2×60W,工作起來有模有樣,而那些號稱800W、1000W的功放卻軟腳的原因所在。在此建議大家“遠離”這類不規范標識的功放。
很多人問有沒有大功率主機?回答是:沒有。因為主機受供電電壓、器件的限制,不可能做出很大的功率。一般的主機標示為50W*4,實際上這是峰值功率,額定功率只有18W*4,雖然也曾有極少數主機采用了數字功放IC,峰值功率提高到了70W*4,但汽車喇叭的音質實在是難以恭維。